创金合信基金首席经济学家魏凤春:投资布局应从扩散到收敛,从积聚到吸附,硬科技与软科技高度融合

资本角色

本文来源:时代周报 作者:郑仲芹

2023年11月20日, 2023年新质生产力发展论坛暨《时代周报》成立15周年庆典在广州举行。本届论坛由广东时代传媒集团有限公司主办,时代周报、时代财经APP承办,新周刊、时代商学院、消费者报道、创业圈、广东省省情调查研究中心协办。

论坛大咖齐聚,其中创金合信基金首席经济学家魏凤春做了主题为“产业现代化的金融逻辑”的演讲,从宏观、产业、投资三个角度分享了新质生产力的投资逻辑。

创金合信基金首席经济学家魏凤春:投资布局应从扩散到收敛,从积聚到吸附,硬科技与软科技高度融合

“新质生产力我们投资过很多次,但是新质生产力不仅仅是技术,还有商业模式等新的能力,在从旧到新这个转变的过程中,有成功有教训,也因此发现了一些规律,接下来我们可以分享一下。”在论坛上,魏凤春表示。

技术界定秩序已是共识

魏凤春表示,从宏观经济的角度来看,通过技术突破来界定全球新秩序已经成为共识。

“既然企业家和政治家都认为这是必由之路,资本市场一定会引领全球去投资这样的新公司。今年投资者对人工智能及其背后的数字经济感兴趣,反映的是对科技板块的看好,十年前以TMT为代表的科技行情的辉煌还历历在目,渴望科技股行情繁荣昨日重现是很多投资者的梦想。”魏凤春指出。

“但高新产业的脆弱性使我们不得不考虑政策博弈、宏观经济运行的稳定性。”魏凤春在会上表示,“我们认为基于对宏观经济的预测,未来会更多地考虑对科技股的投资。正因为中国的债务周期和房地产周期对经济总量形成了约束,反而显得科技股的结构性行情特别耀眼。”

新技术主导产业发展已是规律

魏凤春认为,从历史经验来看,通过新技术、新要素、新模式来满足主导产业的发展已经形成一种规律。同时,新旧产业的演化又决定着资产配置中收益和风险的分离。

“我们对所谓的新质生产力的分析将从四个角度出发,包括制度革命、要素革命、技术革命、需求革命。”魏凤春表示。

具体来看,第一,随着政策的积极推动,制度变革方面,现在很多公司的体现还是非常明显的;第二,当前资本市场最为关注的是数字化与工业化相结合的要素;第三,人工智能又是技术革命的关键;第四,需求革命则体现为对广大居民美好生活质量提升的满足。通过以上四个角度,将能够很好地解释新质生产力。

魏凤春指出,“到今年年底,科技股的春天大概率就要来了,这是很有利的信号。”

但是魏凤春也提醒到,重大的科技革命也有两面性,我们不仅需要认识它的进步作用,抓住它带来的机遇,同时也要充分意识到重大变革也有很大的额外不确定性,负面效果也会随之出现,需要充分估计它将带来的影响和挑战。

从扩散到收敛,从积聚到吸附

那么,从投资视角,我们应当如何思考这个问题?

魏凤春在会上表示,“从2020年开始,全球增长不确定性的情况是实际存在的,对此我们要采取一些相对保守的投资策略,以今年的行情来说,一九策略,即哑铃策略,是确定性风险下的最优选择。“

而针对于未来几年的投资策略,魏凤春认为哑铃策略太过保守,应该更积极一些。

应该如何拥抱变化?魏凤春举了安德森和伍德两位基金经理的例子。

安德森通过长期重仓持有特斯拉、亚马逊等股票获得高收益,而伍德则通过重仓特斯拉、比特币等资产,取得了惊人的业绩。他们二人的成功,根本原因在于认知决策上与大多数基金经理完全不同,他们会重仓所谓的“行业破坏者”,践行“颠覆式创新”的投资思想。

“我们从现在的投资研究过程中看到,投资是有逻辑的,也是有边界的,上面我们提到的现代化科技、中国的消费、金融、周期,大家都可以布局。”魏春凤建议,“最后,我们还认为,未来新的生产力不仅仅是科技,还有大众化、稀有金属、智能化、新能源、品质消费、环保等综合力量。聚焦到制造业上,我们认为软科技开始从扩散到收敛;而硬科技则从积聚到吸附。市场更希望看到的是硬科技与软科技的融合,通过这种方式布局,成功的概率应该会更高。”

文章版权声明:除非注明,否则均为杭州车汇原创文章,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。